大红花
名 称: 大红花
学 名: Hibiscus rosa-sinensis
2. 形态特征
朱槿属于锦葵科木槿属,是一种常绿灌木,可高达6米,栽种于花园庭院中的一般被人修剪至1米多高左右。朱槿茎直而多分枝,叶禄色,互生,叶形为阔卵形至狭卵形,与桑叶相似,叶缘有粗锯齿或缺刻。花体积大,花柄有下垂或直上二种,花单生于上部叶腋间,花的特色为有一长花丝筒于花中心长出,花色有红、白、黄、粉红、橙等色,花期全年,夏秋最盛。
3. 产地分布
生山地疏林中,喜肥活封,常栽培或作绿篱。茎皮纤维可代麻制绳索、织麻袋;根、叶及花入药,能得水、解毒消肿,治痈疽、腮肿。
4. 生长习性
喜光,喜暖热湿润气候,不耐寒,长江流域仍需温室越冬。
- 繁殖:
常用扦插和嫁接繁殖。扦插,除冬季以外均可进行,但以梅雨季节成活率高。插条以一年生半木质化的最好,长10厘米,留顶端叶片,切口要平,插开沙床,插后约3周生根。嫁接,多用于扦插困难的重瓣花品种,枝接或芽接均可,砧木用单瓣花扶桑。
- 栽培:
盆栽扶桑,每年春季需换盆,并进行修剪整形。扶桑较耐肥,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,花期增施2-3次磷钾肥。光照不足,花蕾容易脱落,花朵变小,花色暗淡。冬季南京地区必须搬入室内过冬。
- 观赏应用
是美丽温室花木,在温室内冬春也能开花。 华南多露地栽培观赏。除红花外, 还有白花( "Albus")、黄花("Latiritia")、粉花("Natal")、及重瓣("Plenus")等园艺变种。根、叶、花均可入药。
马来西亚国花
大红花(Bunga
Raya)朱槿是于12世纪前经贸易传入马来半岛的。
马来西亚于独立前,农业单位已接获命令寻找马来亚的国花。1957年8月31日,马来亚自英国殖民者手中独立。
1958年,农业部将以下7种花列为马来亚国花的候选:
Bunga Kenanga:一种夷兰属的乔木,花黄绿色,有香味。
Bunga Melur:茉莉花
Bunga Teratai:莲花
Bunga Mawar:玫瑰花
Bunga Cempaka :兰花
Bunga Tanjung:丹绒花、又称夜来香。
在商讨过后,大红花于1960年7月28日正式成为马来亚的国花。1963年9月16日,包括新加坡、北婆罗州(后改称沙巴)及砂拉越在内的马来西亚成立,国花仍然是大红花。
马来文中Bunga是花、Raya是大的意思,其意即“大花”,为所有朱槿的马来名称。马来西亚华人称国花为大红花。大红花意义是红色代表勇敢,强大的生命力与快速的繁衍能力,象征了马来西亚国家与国民生生不息地茁壮成长。五个花瓣代表马来西亚的“国家原则”(马来文:Rukunegara),即“信奉上苍、忠於君国,维护宪法、尊崇法治、培养德行”。
马来西亚的令吉,无论是纸钞或硬币上都印有大红花的图案。